“民惟邦本,本固邦寧。”盱眙縣太和街道代表小組始終將人民群眾的急難愁盼放在心上,積極建言獻策,推動全過程人民民主在基層落地生根。近日,由一條代表建議催生的龍眼水庫改造項目圓滿完成,昔日雜草叢生的“閑置岸線”,如今已成為群眾家門口的“幸福樂園”。每當華燈初上,這里便熱鬧起來,成為社區最溫暖的一隅。
建議的提出:民有所呼,我有所應
兩年前,龍眼水庫岸線雜亂、照明缺失,居民休閑健身無處可去。多位人大代表在日常接待選民和走訪調研中,將群眾反映的“休閑難”問題認真記錄、系統梳理。
代表們發現,居民的訴求高度集中:一是“想坐著歇腳”,缺少休憩設施;二是“晚上看不清路”,存在安全隱患;三是“希望更有氛圍”,環境需要美化。基于此,代表們聯名提出了《關于對龍眼水庫岸線進行綜合改造的建議》,建議內容包括增設休閑座椅、完善照明系統、進行綠化美化等。該建議提交至街道人大工委后,被迅速上報黨工委,并積極推動納入了年度民生實事項目庫。
建議的辦理:聚合力,解難題
建議交辦后,一場由縣水務局、人大代表、街道辦、相關職能部門和居民代表共同參與的“圓桌會議”隨即召開,形成共識。
項目啟動后,代表們不僅是“監督員”,更是“協調員”。針對施工中遇到的材料運輸、噪音擾民等問題,他們第一時間到現場幫助協調,確保了8張冬不冰夏不燙的防腐木長椅、32盞光線柔和的路燈及勾勒夜景的五彩燈帶等設施高標準、高質量落地。
建議的成效:見實效,暖民心
今年6月初,煥然一新的龍眼公園正式開園。這里不僅成為周邊居民茶余飯后的“后花園”,更吸引了周邊鄉鎮群眾前來打卡娛樂休閑。
公園的建成,不僅解決了群眾的休閑需求,更修復了鄰里關系,讓社區更有溫度。居民張叔和李叔這對幾十年未深交的老同事,如今每天相約在公園散步聊天,重拾舊日情誼。社區的孩子們在這里追逐嬉戲,老人們在這里閑話家常,一幅和諧美好的社區畫卷徐徐展開。
一條建議,點亮了一方樂園。太和街道人大工委負責人表示,將持續深化“群眾提、代表議、政府辦、共同督”的民生實事推進路徑,讓更多“民生痛點”通過代表建議,變成群眾可感可及的“幸福支點”,把民生答卷寫在廣袤大地上、寫進群眾心坎里。